返回

爆改大明朝

首页
第481章 上林苑监
    徐老四加快了占领速度,把下一个目标对准大城。征讨朝鲜的指挥官张辅,也收到了李芳远派人来求见的消息。

    对于打朝鲜的这仗,张辅最开始的确是存在一些抵触情绪的。他接触了不少名教的思想和观念,本能就会比较认同和同情尊儒的朝鲜。

    哪怕詹闶已经剿灭了朝鲜伪倭,还带回了俘虏和口供。他那颗被名叫思想侵蚀过的脑袋里,还是有一丝丝为朝鲜找理由的念头。

    直到詹闶连着几天给他纠正观念,把他的身份拉回到勋贵集团后代,一个武人的位置上,并让他坐稳了。

    他才在抱着淡淡疑惑的轻微纠结中,接受了自己已经是皇帝钦封的朝鲜征讨使这个身份,明白了这一仗是必须要打,也必须要赢的。

    再到此时此刻,手里拿着盖了朝鲜国王金银的文书,上面内容几乎和詹闶提前所说的别无二致。

    回想着詹闶当时的那些话:高丽人,阴毒而贪婪,善妒且无耻,……,用一句我教某位祖师的话来说,此国不除,终会成为我中华之仇寇,对我行蛇蝎之事……;名教终归是要雅致武人集团的,想想陛下奉天靖难的起因,想想你的父亲……

    张辅脑子里那层纸彻底被捅开,本该属于一个靖难功臣勋贵国公子弟,一个大明武将的发条,终于被上得紧紧的。

    我是大明英国公长子,未来大明军队和勋贵集团的旗杆之一,我是要为大明征讨四方的,屁股不能歪了啊。

    就算能把经史子集倒背如流,就算把八股文作到天下第一,名教还能支持我考个状元吗,还是能支持我做个文坛领袖呢?

    管逑他什么名教不名教,管逑他什么朝鲜不朝鲜,管逑他什么不征之国,和老子有狗屁关系。

    有道是一通百通,想明白自己的根子在哪里,清楚了自己该怎么做,张辅的智商终于重新占领高地。

    就毫不犹豫了给出军令:“朝鲜蓄养倭寇,劫掠我大明百姓,此乃敌寇所为。来使留一人折回传话,其余全部斩杀,把首级也让他带回去。

    再给朝鲜国王李芳远回个话,我大明乃礼仪之邦,若非他朝鲜心存不轨,又怎会招致今日问罪之师。叫他早日交出祸首,给大明一个满意的答复,否则铁军之下,定叫其国化为齑粉。

    另外,之前我曾立下规矩,军中不得放进一个朝鲜人,不接见任何朝鲜使者,也不得传递其任何消息。今日哪个犯了军纪,自领五十军棍,倘若再犯定斩不饶,休怪某家军法无情。”

    看看,这多好啊,威风傲然,正气凛凛的大明高级军官形象,马上就有血有肉地树立起来了。

    再对比一下拿下整日捻酸吟臭,两军互砍时都恨不得拿本书,摇头晃脑装逼的家伙,不知道正面、积极了多少。

    张辅自己的感觉,也是清爽自在了很多。往日里与名教中人打交道,处处拿着捏着不说,连个畅快话都没场合讲。

    今日方知,以靖国公之学识,以行道教至底蕴,为何偏喜欢与军伍粗人结交。好男儿立世,就当纵横四海,就当豪情天纵,才不虚度此生啊。

    有脑子回到正轨的张辅,和本就向往征战的徐老四压底,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的战事,定然不会有什么差池、意外。

    在大明本土的争斗,才是最耗费精力,最需要把握、拿捏的。名教再是不堪,也在华夏延续传承了上千年,霸占了了权力巅峰数百年,如何谨慎应对都不过分。

    八月初,筹备了小半年的烟草专卖议定投标终于要启动了,之后就要在北平成立专门负责管理烟草行业的衙门烟草专卖督导司。

    烟草专卖督导司是正六品衙门,属上林苑监所辖。职能类似盐课提举司、市舶提举司,负责天下烟草税收和监察。

    把这个衙门置入上林苑监,就是詹闶玩的一个套路。没什么深远目的,单纯就是想恶心名教一把。

    上林苑监这个衙门,是在洪武二十五年提出来的,专门为皇家提供种植、放牧、育林等服务,也就是主要为皇宫供应米粮果蔬肉类。

    当初老朱觉得这么做不好,有和百姓争田抢业的嫌疑,可能还带着点防止多一个贪官衙门的意思把,最终没能建设起来。

    到了阿棣上位后的永乐朝,詹闶把两块自己在金陵郊区贡献出来,还给支持了各类粮食瓜果的优质种子,以及良种猪牛羊等等,别人倒也没说的了。

    但有一个问题,金陵本就地少,规模自然不可能太大。如果放到更远的远郊,或者长江对岸,上林苑监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所以这个衙门还是没能正式设立,两座农场和牧场,也只是以皇家私产的形式存在,一直没能引起太大注意。

    再到今年春天,确定要搞烟草专卖后,詹闶就建议把相关衙门放在上林苑监下辖部门里,一帮子名教官员们没太多考虑,很快就同意了。

    在他们看来,上林苑监还没成立,眼下也不过是个皇家农场和牧场而已,和那些皇庄皇田没啥区别。

    等啥时候要成立上林苑监这个衙门,他们有着身在金陵的便利,又手握着朝廷选拔人才的渠道,远在北平陪都的詹闶,说什么也影响不了。

    可是就在端午节过后,阿棣在朝会上大是感叹了一番百姓耕作之劳苦,还说了一番要体恤百姓疾苦的话。并做出一个决定,今后再有给官员、勋贵的禄田,就尽量划到北平,或者靠北边的省份去。

    拿百姓出来开头,平日里总是疾呼“爱民如子”的官员们,没有一个提出反对,也不敢提出反对。

    再接着,阿棣还是出于体恤百姓,出于感念先帝所言所行,决定把上林苑监设在北平,只作为今后天子北巡所用。

    一众官员们当下就傻成了B,他们还等着抄近路拿下上林苑监的职务,又能给自己行方便,又能给詹闶和勋贵们穿小鞋呢,怎么就放到北平去了?

    可又能如之奈何呢,皇帝都说了要体恤百姓,不愿意和百姓争田抢业,他们难不成提出意见来对着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