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天子

首页
第184章 六王毕,四海一
    大明建文元年十月。

    在朝廷的一系列政策之下,整个大明帝国的民生都得到了改善。

    大明乃是天朝上国,本就物产丰富,国富民强。

    这一年,户部收到的各地税收,远超以往,令得国库之中多出了数百万两白银。

    朱允炆强制命令,让户部大肆拨款,批量打造各种火器火药。

    此后,明军三大营的战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尤其是神机营那里,更是突飞猛进。

    随后,天子下旨,让神机营北上,协助朝廷军队对付周王大军。

    没曾想,神机营一战成名,竟是大破周军,活捉了周王朱橚全家。

    周王府落败,朱允炆欣喜过望,当即令人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

    后续的周王大位,朱允炆也没有吝啬,直接就给了朱有爋!

    周王被废,使得其余五大藩王都感到了一股强烈的危机感。

    诸王想要联手,共同对付朝廷。

    只可惜,朱允炆的行动比他们更快。

    在短短的一个月之间,朱允炆便以雷霆之势,指挥朝廷大军相继攻破齐、湘、代三大王府。

    三王家眷,尽数被废为庶人。

    而且,由于朝廷雷厉风行,朱允炆逼得太紧,湘王朱柏那里,更是深感大势已去。

    因害怕皇帝降罪,湘王竟关闭宫门,全家**而死。

    此事一经传出,瞬间引起一场滔天巨变。

    毕竟,这是第一次有藩王被逼身亡的现象发生!

    湘王死后,齐王朱榑也被软禁在帝都南京,而代王朱桂则是被软禁在藩地大同府。

    至于岷王朱楩,更是直接废为庶人,被幽禁在漳州府。

    至此,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六大藩王,已有五王被废,仅剩下了实力最强的北平燕王府。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终极大决战!

    朱允炆连削五王,又缺乏妥善的善后处理,很快便受到了反噬。

    加之他本人刚刚登基,削藩速度过快,导致人心浮动,朝中大臣常常捕风捉影。

    不得不说,朱允炆的确是过于急躁,削废并进,激化矛盾。

    最终,他还是给了藩王造反的理由。

    而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这场博弈,亦逐渐激化,彻底拉开序幕!

    南京中央朝廷与北平燕王府,都在厉兵秣马,准备拉开阵势,大干一场。

    为防止燕王兴兵南下,朱允炆做了许多部署,甚至是不惜亲临前线,指挥军队。

    他命宋忠率领明军三大营,屯兵驻开平,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

    燕王朱棣见到几位藩王先后被削,明白如此下去必无法逃过此劫,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起兵反抗大明中央政府!

    待燕军控制北平后,朱棣又受降了周边的一些县府,大肆发展自身势力。

    之后,朱棣还传达反书至帝都南京,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起兵叛乱。

    朱允炆当众昭告天下,削掉朱棣的宗室属籍,废为庶人。

    燕军开始与朝廷军作战,于滹沱河之战中击败长兴侯耿炳文大军。

    朱允炆无人可用,只得临阵换帅,让李景隆吴高顶上。

    没曾想,这二人一败涂地,致使燕军连战连胜,一路攻至大宁。

    在郑村坝之战、白沟河之战和济南之战中,李景隆一败再败,终被朱允炆免去一切职务!

    半个月后,东昌之战开启。

    朱允炆启用武定侯郭英与魏国公徐祖辉,大败燕军,扳回一局。

    在夹河之战中,朱允炆采用姚广孝建议,诱敌深入,让麾下将领且战且退,准备将朱棣诱至南京。

    期间,双方形成拉锯战,至建文三年,朱棣终于决定率兵南下,直取京师。

    见燕军来势汹汹,朱允炆这次召回了徐祖辉、梅殷和何福等人,开始收缩势力范围!

    建文四年三月。

    在灵璧之战中,朝廷军大败燕军,朱棣差点被俘,仓皇出逃。

    随后,朱棣痛定思痛,卷土重来,开始改变行军路线,渡江进京,直捣黄龙。

    京城之外,朱棣出其不意,亲率大军围困紫禁城。

    一时间,朝廷震怒,满朝文武人心惶惶,争论不休,各持己见!

    六月,朱允炆派使者去见朱棣,请求谈判,以拖延时间,等待在外的朝廷大军驰援京师。

    前后历经三次谈判无果,朝中人心思变,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当场反叛,大开城门,迎燕军入京。

    朱棣进入帝都,群臣纷纷跪迎道旁,准备拥戴朱棣即皇帝位。

    然而,事与愿违,历史终究还是发生了改变。

    就在燕军刚进城之际,从四面八方突然杀来数十万大军,将燕军围困于城中,来了一出关门打狗之计。

    “不好,中计了……”

    “天要亡我!”

    这是朱棣最直观的反应,因为,就在皇宫洪武门前,他居然破天荒的看到了朱允炆麾下的七大将领。

    徐祖辉、郭英、耿炳文、梅殷、李坚、何福、吴杰!

    此七人,竟率领朝廷的三十万大军,早就在京城布好了陷阱,就等着朱棣往里面钻。

    而且,一旁还有宋忠率领的明军三大营助阵,尤其是神机营那里,在无数火器的强攻之下,更是使得燕军损失惨重。

    一番激战过后,燕军死伤殆尽,几乎全军覆没,而朝廷军虽然也伤亡惨重,但至少还能承受得起。

    对此,燕王朱棣仰天长啸,深感无力回天。

    因为就连他本人,此刻也身负重伤,被锦衣卫包围,难以全身而退。

    “乱臣贼子朱棣,不思皇恩浩荡,竟起兵谋反,此乃株连大罪,传朕旨意,杀无赦!”

    奉天殿前,朱允炆傲然而立,俯视天下苍生。

    他当众传出了圣旨,不留活口,让朝廷军对燕王府赶尽杀绝,包括朱棣在内,也一并乱刀砍死。

    所有参与叛乱之人,亦被朱允炆株连,被秋后算账!

    至此,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终于以皇帝朱允炆的胜利而告终。

    朱允炆真正的做到了改变命运,彻彻底底坐稳了大明天子宝座。

    战争结束,江山并未易主,与此相关的历史也在继续发展。

    朱允炆以雷霆手段,一举削掉了六大藩王,至于其他的亲王郡王,则是继续施行推恩令。

    六王毕,四海一。

    朱允炆大权在握,在率军剿灭北平燕王府时,只留下了一人。

    ——马三宝。

    他将马三宝带回帝都南京,赐名“郑和”,令其率领船队前后七下西洋,打通大明与海外诸国的脉络!

    为一举剿灭北疆的蒙元残余势力,朱允炆不惜迁都北平顺天府,改名北京。

    他派人稳定南方,降服西南蛮夷,又御驾亲征,五征蒙古,五战五捷。

    对外强硬,对内柔和,既穷兵黩武,以战养战,又轻徭薄赋,行休养生息之策。

    就这样,大明帝国国势日益强大,短短数年间,就成为了世界东方的一颗璀璨明珠。

    盛世已至,朱允炆威名远扬,大有“远迈汉唐、治隆唐宋”之功。

    他不负初心,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天子守国门,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九五之尊,是当之无愧的大明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