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

首页
77安史之乱,直逼潼关 一更
    七娘虽然拿定了主意, 心底却并不希望安禄山真派人来陇右。

    然而,她终究还是失望了。

    初夏,秦州牧监便收到来自范阳的飞鸽传书。

    “安禄山以率军出滦水山峡,讨击契丹为由, 要求秦州牧监供应最好的快马五千匹。”李白一进门卸了官帽, 意味深长道, “陛下不仅应了此事, 还许他从军中提拔了数千军将,并以蕃将三十一人,取代了原先范阳、平卢军中正得用的汉将。”

    如此一来, 范阳节度军中就彻底完成了高层的胡人化。

    七娘原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安禄山会有所行动, 几乎不可避免。

    但听过李白的话,女郎还是难免惊诧:“陛下是猪油蒙心了吗?叫范阳军只知节帅, 不知朝廷, 对他有什么好处?!”

    搁在从前, 李白多少得说一句七娘“放肆”。可如今他也觉得陛下实在荒唐, 懒得扮演什么愚忠臣子了。

    他坐在七娘身边道:“朝中杨国忠党与太子党皆出言反对,不过,陛下搬出了太宗。”

    太宗昔年有言:“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①

    李唐皇室似乎生来对胡人没有“非我族类”的防范心, 因而,当今天子也不会因为安禄山的血统而生出猜忌。

    七娘哼笑一声, 心想,这不过只是原因之一。

    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李隆基一如往常的, 期望利用各方势力施展他的制衡之术。

    “师父可有想过,在圣人追求的无上皇权之下,长安逐渐形成了杨国忠、安禄山和太子李亨三足鼎立的三巨头局面。②这三方之间无一不是两两为敌,彼此牵制,但凡有一点机会,恨不得叫对方一党全军覆没。”

    老皇帝一心以为他可以大行帝王操控之术,坐享其成。

    但他料不到的是,当安禄山意识到成为宰相的盛宠无望,失宠又迫在眉睫时,三方的稳定性便会骤然崩塌。

    七娘谈及这些只觉得恼火,自言一句:“我大唐中朝被愚弄至此,哪里能避得开安史之乱!”

    也难怪从前阿尔法会嘲笑她,还反过来愿意给她一点照拂,看她在历史的洪流中苦苦挣扎一丝缥缈的希望。

    想大唐永久繁荣,着实是太难了。

    李白没听清楚七娘的话,追问:“你说什么?”

    七娘回神摇摇头,起身道:“没什么。我打算去找宁十四,师父您自己呆着玩吧。”

    听七娘提起宁斐,李白登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他一把揪住徒弟,气嚷:“你都是个大姑娘了,成日里往宁十四郎那篱笆院子跑像什么话?我听贺监说,你前几日又半夜三更破门进人家寝屋了?!”

    七娘缩了缩脖子。

    托宁斐办的事,都是不能与人言明的部署。今日她也是想给岭南和弱水诸部去信,顺便叫宁十四给南诏和岭南四氏族发个通令。

    安禄山若反,他们总能有个应援合围。

    这事儿必不能直接跟李白、贺知章他们讲。好在七娘武技已经在李白之上,几招之间便像一条泥鳅,从李白手中遛了。

    跑出厅门,女郎还特意回头灿笑着补了一句:“我们年轻人的私事,师父您就别管了。走啦!”

    话落,人像劲爽的秋风一般席卷而过。

    只留李白立在原处,唉声叹气一嗓子。

    这女大不中留的,也不知小时候说“拐个入赘的耙耳朵”还作不作数!

    *

    入秋之后,北地天寒。

    秦州牧监的战马送到之后,安禄山似乎并不在意牧草花费几何,甚至都没过问,便将马匹尽数收下。

    等到治下统管马匹的厩使察觉不对劲上报安节帅,距离范阳起兵造反已经不足一月。

    安禄山宽厚如山的身子坐在营帐内,眯眼思索半晌,笑道:“既是良驹,要求精细些也没什么,养着便是了。”

    下头跪着的人出了一身冷汗:“节帅,朝中拨下来的牧草军饷怕是支撑不起……”

    安禄山笑笑不吭声,身边的一员蕃将自然而然接替出声:“吾等接到诏书,此番带兵入中原是为营救圣人,诛杀杨贼。此乃国之大事,河北道父老安居此地多年,是时候该向朝廷表示衷心了。”

    这话引起蕃将集团的连声赞同。

    于是,秋声秋色中,河北道暗地里陷入一场无人可免的上税行动中,百姓逃脱不得,富户更是脱去半层皮。除此之外,还有安禄山血统背后的粟特商人主动加入,成为了强大的财政支持。

    这些粟特人便是行走于大唐的“胡商”。

    他们横跨西域到中原,甚至一度深入西突厥各部,成为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实际统治者。而粟特语也成为盛唐时候的国际语言。③

    简而言之,安禄山不差钱。

    十一月初九,清晨。

    节度军整装完备,在安禄山带领下,敲响范阳城的鼙鼓,开启了西入中原攻下洛阳城的战术。

    “清君侧,诛杨钊!”

    这一口号顺着节度军口口相传,一直传到了长安。

    骊山温泉行宫。

    李隆基得知安禄山造反之事时,正与杨玉娘共浴于池中。雾气环绕之下,杨国忠俯身跪在帷幕外。

    老皇帝一脸镇定如常:“可惜了,朕叫他入京相见,他称病不来。连安庆宗这个亲儿子与荣义郡主成婚也没露面,看来是铁了心要跟朕闹别扭。”

    杨国忠跪伏在外头,听到陛下的用词眉头皱了皱,只一心想着如何为这逆贼定死罪。

    遂道:“圣人,安禄山一人闹脾气也便罢了,此番裹挟着整个范阳节度军,私自来中原,可是造反啊。圣人安心,不出半月,臣便为您献上此反贼的首级!”

    李隆基对杨国忠很是满意,点头道:“嗯,速胜。”

    这对君臣一个比一个淡定,泰然和自大,似乎西入中原的只是一个村屯,而非十五万主力大军,外加驻守范阳、平卢、大同三镇的守备军。

    群臣哗然。

    张九龄不顾身体,连夜赶来跪在行宫外求见,却被李隆基派人强行送回长安去,连面都没见上。

    许是张九龄临走前,一声振聋发聩的“陛下难道要叫我大唐气数亡于此吗”叫李隆基心中有些没底,这才召见了安西节度使封常清。

    封常清来长安之前,就被高适引着和七娘见了一面。

    七娘特意走了一趟安西,是顾及到八卦中的细节——

    “洛阳失守,封常清退守潼关”。

    安禄山在朝中舔狗一般的行为,一贯被陇右河西这些蕃将瞧不上,她怕封常清这次会因自大酿成东都惨剧。

    这么多年了,封常清还是最听高仙芝的话,而高仙芝对七娘礼遇有加,背地里更是称赞数次。

    因而,七娘这一趟没有白跑。

    殿上,李隆基还在叭叭许诺着:“朕知道爱卿骁勇善战,便许你接替逆贼安禄山之位,兼任新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如何?那贼子已经带兵前往东都,你这就前去,先领了洛阳防御的要务!”

    封常清被七娘这一提点,此刻无比清醒,跪地请辞新的节度使职务,只单单领下洛阳军防。

    仓促之间,安西、北庭军他是召唤不得了。

    封常清只能在关内就地募兵,与安禄山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相斗。

    没多久,封常清的五万散装军,加上毕思琛、程千里的三万守备军,终究没有抵得过十五万正规军的暴力攻城。

    东都失陷,洛阳城门大开,成为战火与掠夺的地狱。

    而封常清咬牙带领余部西撤,在陕郡撞上了高仙芝。这两人默契依旧,一合计便将所余部众合一为一,一同撤往潼关。

    潼关道易守难攻,以一敌百,又是入主西都长安的必经之地。

    万万需要提前部署,不可再度错失。

    东都失陷的消息传回京中。

    李隆基终于从华清宫的享乐奢靡中清醒过来,连夜回到长安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安禄山质于京师的长子安庆宗,就连刚成婚的荣义郡主也被牵连赐死。

    到此时,帝王终于才愿意在暴怒中睁开眼睛,重新审视他治下的大唐。

    杨玉娘就知晓会有这一日。

    趁着时局越发紧张,帝王正值用人却难以再信任蕃将之际,在旁吹起了枕头风:“三郎,妾总听闻这唐军里头最厉害的除过安禄山的东北三师,便只有河西、陇右两大节镇。何不如召集边军前来长安应援,叫他们一虎相争去?”

    李隆基是有顾虑的。

    西北军总兵力可达十四万八千人,与安禄山主力不相上下。但其中朔方、安西和北庭却不在哥舒翰控制之下。

    他是怕有人心怀不轨,乱上加乱。

    杨玉娘又道:“陛下当年重开天策府,便给了长宁郡主许多实权。既然信不过那些外人,不如就让长宁郡主立于各节度使之上,率军入关救驾如何?”

    有天策府这个最高军事指挥机构的上下级关系在,各方互相盯着,也没人会明面上出头,公然违抗圣命。

    李隆基越想越高兴,觉也不睡了,当即命人拟旨:“召长宁郡主李乐央入京,代天策上将一职,统陇右、河西、安西、朔方和北庭西北边军入京救驾,不得有误!”

    帝王这回彻底安了心。

    李乐央再是宗室女,终究不是姑母。

    她成不了第一个太平。

    ……

    七娘如愿接到圣旨,火速点兵与各节度使前往长安。

    另一边,高仙芝与封常清退守潼关之后,火速重整旗鼓,在叛军大将崔乾祐夺下陕郡,攻往潼关时,早就严防死守,不给对方一点可趁之机。

    潼关迟迟夺不下来,安禄山便停在了洛阳,命崔乾祐据守陕郡伺机而动。

    李隆基听闻此事,将怒火都发在了封常清身上。

    一道敕令发往潼关,封常清便从安西节度使变成了白身,辅佐高仙芝驻守潼关。

    这一回,督军宦官边令诚早就被七娘常年的打点弄得迷糊了,并没有赶在这个当口添乱。

    本来潼关交给这两位镇守,一时之间也不必太操心。

    没成想,仅仅七日之后,宫中又发来一道敕令:“命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亲自坐镇潼关,统领各蕃军蕃将和城中残部,出击陕郡,击杀叛军据守于此的老弱残兵,活捉大将崔乾祐!”

    高仙芝与封常清闻言骇然。

    哥舒翰年前大病一场,已经算是半身不遂地躺在床榻上,如何统兵出击?

    崔乾祐在陕郡也绝不是流言中的四千老弱病残。

    陛下这是要将潼关拱手送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