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首页
168亏钱的第一百六十八天
    游戏部的死了么APP, 其实是根据来自狗屁倒灶论坛的一些需求和呼吁,在杂志部的提议下,考虑要做的。

    这件事情大概要从两年前的《这歌听上去很实用》这档节目说起。

    众所周知,《这歌听上去很实用》是一档主题歌曲创作比赛, 每一期节目会有一个主题, 然后创作人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歌曲创作, 最后由现场、与主题相符合的观众来给歌曲投票, 选出他们心目中最切合主题的歌曲。

    某红书如今的知名博主、狗屁倒灶知名阿婆主牛小葱,就是当时其中一期节目的观众,并因为痔疮这件事在某红书出了名。

    当时节目组给所有来参加录制的观众赠送的是《狗屁倒灶》杂志会员, 如今狗屁倒灶的第一批会员、忠实粉丝, 就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

    而那个时候,有一期节目的主题是“你希望在你的葬礼上播放的歌曲”, 节目组邀请的观众分不同年龄层, 都是要么生理上患了严重的病, 要么心理上患了严重的病, 或者曾经在鬼门关走过一场的人。

    这些人在得到了《狗屁倒灶》杂志的会员之后,和其他的观众一样,也有大半开始尝试在论坛上发表言论。

    一个经历过死亡、或者正在经历死亡、或者接近过死亡的人, 与普通人之间实际上在聊天中是有壁的。

    你以为天大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可能不值一提。

    你以为的一些玩笑话,可能对他们来讲却非常致命。

    所以他们往往在现实中是很难找到可以一起聊天的人的。

    但在网上, 尤其是在狗屁倒灶论坛上不一样。

    在当时还只有综艺节目观众登录的这个网站上,他们其实是大多数。

    于是资金充裕的杂志部关注到了这群人, 并为他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标签,你知道发帖的时候用这个标签,其他人就知道你是什么人, 你要讲的是什么话题,最后吸引的也只会是同类人。

    日积月累,这个看似只是容纳了许多爱娱乐文化的论坛里,就一直有这样一群小众人士。

    而真正让杂志部会想要和游戏部搞一个APP出来的,则是里面其中一个发帖人的ht帖。

    迪迦部长非常熟练地打开了狗屁倒灶论坛,然后点开了其中一个写着【生命专区】的分页面,打开里面加精的ht帖,并介绍道:“这是一位当时节目组邀请的患了慢性病的奶奶,因为她养了一只猫,我们叫她猫奶奶,她在参加节目的时候收到了免费的会员,然后家里的小孙子帮她注册登录了狗屁倒灶。”

    点开帖子,首楼就是一个老奶奶在讲话的短视频。

    “因为猫奶奶本人视力已经不太好了,让她操作手机打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小孙子教会她的就是录视频和音频,通过视频音频去和论坛里其他的网友交流。”

    “教会奶奶的小孙子第二天就去学校报到了,他是个住校生,平时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所以他不知道,他奶奶在学会录视频的第一件事,是在论坛里发帖,或者说,发表自己的遗言。”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这歌听上去很实用》这档节目葬礼那一期的最后,在投票环节,在葬礼上发疯的摇滚歌曲,输给了更多的还是想要对活着的人絮叨的抒情歌曲。

    虽然在外界舆情上,当时很多看了节目的观众都认为摇滚歌曲要比抒情歌曲更加带劲和有意思,但现场的观众们显然不这么想,比起在葬礼上让自己爽一把,他们还是更希望利用这个机会与关心自己的人们、正在伤心中的人们沟通。

    看完这一场演出的现场观众们对于最后的比赛结果其实没什么执念,他们更多的是产生了一种想要和家里人好好讲讲关于自己离开人间的心里话。

    但很少有家里人愿意听完这个心里话。

    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家人,只会拒绝这种如同遗言一样的交代,打断所有不吉利的内容,并且表示“你不要这么想!”“这个病还有得治!你不会死的!”“别想那么多!我们按照医生说的去做就行了!”“别听医生的,他们都是吓你的!你看XXX,当初不是也说治不好吗?现在也活得好好的呀!”

    于是那些话就永远只能憋在心里了。

    直到猫奶奶发现了这个论坛。

    她是不知道论坛是什么的,但她知道里面应该有很多和她一样的人,或者愿意理解她的人。

    所以她就录了个视频,抱着自己的猫,开口交代自己的后事。

    她说自己是个基督徒,去见耶稣的时候,会有牧师和其他教徒来为自己祷告的,请她的家里人不要赶他们走,对他们好一点;

    她说她离开的时候,要盖厚厚的白色被子,被子她已经买好了,就放在她房间衣柜左边最上面那一层;

    她说她这么多年没留下什么好东西,大部分也早就分了,现在剩下的就是一套小房子,和一些钱,她想要均分给自己的一儿一女——这里她还对话了自己的大儿子,告诉他现在的社会已经男女平等了,让他不要因为自己平分的事情对自己妹妹生气,两兄妹还是要好好的……

    絮絮叨叨了大概有十来分钟,然后她又开始对话论坛里的同样参加了那一期节目录制的观众们和节目组——

    她委托了观众和节目组,如果接下来的某一天她没有再发视频了,那那天她大概是去见耶稣了,希望论坛里的朋友们,她特地点名了当初邀请她来参加节目的音乐总监谢谢和当时当观众时候坐在她身边的一个小女孩和一个战士,能在她离开之后把这段视频给她的儿子和女儿看,让他们不要伤心,不要难过,一切都是耶稣最好的安排……

    属于奶奶辈人特有的絮絮叨叨和带有一点方言口音的、口齿不清的说话方式,让整个论坛看到这个帖子的网友都被感动了,大家自发表示愿意完成猫奶奶的心愿,甚至有些IP地址显示就在同省的网友更表示如果猫奶奶哪天真的忘了发视频报平安了,他们愿意驾车前往,代表广大网友去看看猫奶奶。

    而这种热情的态度,让更多同样也有一堆话想要说、一堆情绪想要表达的有同样需求的网友也跟着发起了帖。

    有的人在絮絮叨叨自己的遗产分配;

    有的人在录未来给自己的每一个朋友和家人的留言;

    有的人在深夜里发着哭泣的语音,诉说着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对身边一个个病床病友离去的难受;

    有的人在把论坛当作日记,记录自己未来每一天的生活……

    而随着狗屁倒灶大量会员的涌入,杂志部选择了把这些重要的帖子转移到了【生命专区】,单开一个专区给有需要的人们。

    但他们依旧在担心——

    这些来自会员的嘱托,他们最后真的做的到吗?

    你能保证猫奶奶真的出事的时候,他们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通知家属吗?

    你能保证猫奶奶不是不小心忘记了发视频,而是真的出事了吗?

    很多事情可能看起来很简单,当你真的要做的时候,就会发现什么都很难。

    于是杂志部就把自己的这种郁闷和在同一楼层的游戏部讲了。

    而游戏部的程序员们,在听到之后觉得,其实这件事情,如果做一个APP的话,仿佛就能做到。

    “死了么APP,就是从满足这一需求的角度考虑开发的,虽然我们考虑到普及率,打算将它设计得更有娱乐性一点,但它确实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这款APP人的将来,或者说,为了身后事。”

    在讲述完自己想要设计这款APP的初衷之后,她开始讲述这款APP的具体操作方式和其中的娱乐性。

    “这款APP既然连名字都已经叫的非常不吉利,叫死了么,那当然吸引的是不畏惧死亡、或者确有一定想法的使用者,我们称之为,玩家,因为人生也许对于大家来讲,就是一场游戏。”

    这样的命名理所当然的会损失很多玩家,但这样的命名也会让下载了这个APP的人不会失望。这叫从一开始就筛选用户。

    看看人家游戏部部长的这个格局!这个思维高度!

    光这一句话秦贝就觉得这个项目可以做——一个名字直接筛选掉了十分之九的玩家!

    谁会愿意自己的手机里有这么一个名字不吉利的APP呢?

    在死了么APP里,玩家实际上在做的,其实是在教学引导下,自己设计自己的葬礼,规划自己死后的事情。

    你下载了APP之后,进入页面,看到的第一个画面是让你输入自己的名字,然后等提交之后,上面第一行字就是XXX(你自己输入的名字)把自己的身后事委托给了你,TA最要好的朋友,作为TA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托付身后事的人,你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任务一,选葬礼的音乐。

    任务二,提交邀请参加葬礼的嘉宾名单。

    任务三,作为发言人,写一下你到时候在葬礼上要和其他同样来参加葬礼的XXX的亲友说的话。

    任务四,规划葬礼仪式流程……